#2022-01-01
#365日更計畫 Day 1
內容目錄
Idea
由於從16開始接觸金錢,再到創業、一人公司、寫作、電商、投資、加密貨幣等等,只要跟賺錢沾的上邊的我都會去了解、摸摸看。
大概從2021開始,開始有了部落格、蝦皮店舖、申辦證券戶,然後2022的第一天我辦了Max、binance、metamask、opensea的帳號,準備小試身手。
不要看我做那麼多,除了常常蠟燭九頭燒之外,基本上目前做的除了家教以外,都沒那麼成功。 覺得最大的原因就是自己,我都會去尋求已成功者的認同和想法,殊不知,這只是在尋求抱暖安慰,深怕自己失敗後,可以怪錯自己相信錯人。 後來我做任何一件事,我就很少去尋求別人建議和想法,頂多是告知我的親人、朋友,喔我要……,至於我媽媽常反對我,我後來也直接把反對的聲音,當成我做對的選擇。因為當人會去反對你往未知道路邁進時,很大一部份的原因是他們自己也沒有準備好失敗。
同樣一件事,兩人做兩樣情
最近開始要學習如何透過FB導流去做商品銷售,度哥就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,假如你想開一家雞排店,很多人會去問沒開過雞排店的爸爸媽媽,甚至常常問一些無關緊要的人,今天你創業,咁你爸媽屁事,他們不懂租金行情,甚至不懂你的產品、行銷、服務。
開雞排店
你問了你之前開過雞排店的舅舅:「現在市場達到飽和了啦!」吧拉吧拉的廢話,然後就在試圖掩蓋錯誤
好一點的話,你問了隔壁正在開雞排店的老王:「一個月也才賺100K!」就這樣,很辛苦啦!然後勸你那麼年輕不要去開雞排店
白痴也知道,要問就要去問那種,賣雞排年營收千萬的老闆吧,直接去那邊打公、不恥下問,即便沒有回答,你也不吃虧吧。
我碰到課程亂象
以我在網路上購買課程的紀錄,少說也要20來萬,再加上買書的話,30萬也有了,你會發現總是會有那麼一群人會以自己做過、以為的經驗去貶低一個人在做的事。 以「當沖」來說,總是會有人說家破人亡的屁話,有人卻可以每天穩定收入3-10萬元,只要一天股票市場在,他就能賺錢。
結論
同樣一件事,不同的方向、方法、策略、心態,都可能造成不同影響,我一直深信,做自己想做、且市場有需求的事,絕對能成功,無論走哪條路都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