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考試的技術》20個缺一不可的考試原則和關鍵|怕錯1個也不行|如何準備考試

前言:

這算是第章0章,從零開始,首先就是要告訴你是哪20件事影響你的成功,這是我上了課程和看了許多書並且一點一點歸納出來的,從本來的10個,就慢慢增加成21個,當然這20個成功的關鍵,只要心念一轉,就會變成21個不會成功的關鍵,就看大家怎麼看。

在此,希望這20個關鍵當作這本書的準則一樣,因為你只要犯了底下20個錯誤,即便幫你選更適合的參考書、我適用過的讀書技巧,都是徒勞,因為之後講的Everything都圍繞著這些關鍵走。

20個成功的關鍵

  1. 70%的學生連學校椅子的坐不住→專注不了

    這是我家教三年,教了十幾位學生得到的想法,當然,在教學互動當中,他們很乖、椅子黏緊緊的。但是我是說當我分派回家作業、連規定他需要複習的章節都幫他安排好了喔,卻每隔禮拜上課過來,都沒有完成。更可惡的是,他連翻開書本也沒有。

    我敢說,家教和補習是不能「完全」替代回家的苦工,該好好坐下來專注讀書,就是該坐下來讀,但許多人卻是把補習班當作神仙藥單,忘記回家複習才是最重要的,補習班、家教的教學才會顯現出來。

    所以你才發現,明明買了許多參考書、補了數英物化,排名卻沒有截截提升,這很弔詭,感覺大家來補習或補家教真的補心安的(幫全天下父母抱怨一下,試想看看每個月8000從口袋流出的感覺)

  2. 「你、妳」是這一切的關鍵

    我敢保證,之後的內容絕對有效,因為都是我實體有實驗過的方法,並且也有把之後讀書的訣竅和觀念都有告訴我的學生,並且在校、在會考、在學測、在統測都有得到不錯的成績。不單單只有我教授的數理變好之外,更重要的是其他科目也有不錯(頂標)的表現。

    但當我保證有效的時候,也希望看到這邊的「學弟妹」們有好好執行。

    記住:只有「你」才能考到好成績,意思是說你將是一切的載體,你必須好好對待你自己,該好好靜下心、坐下來讀書就坐下來讀書;該起床就給我起床吃早餐準備一天的讀書行程;晚上能睡滿八小時就給我睡滿八小時,不要給我無故熬夜;每個禮拜都要運動,就給我去外面跑個1600公尺。

    其實,就是睡飽、吃飽、曬太陽、好好坐在書桌前而已,但是能做到的人,很少很少。

  3. 你只是個小孩→歸零、保持謙遜

    我知道,如果我把這些內容po出去之後,酸民一定會蜂擁而至,因為我的學歷不是台大、我不是資優班等等,但其實說真的,我沒那麼在乎。

    因為那真的不是重點,上什麼學校對我來說就只有國立便宜、私立很貴的差別而已,所以不服慢走不送,我其實也不太在乎,因為我知道這是有效的方法。

    但如果你有批評、以及回饋,歡迎和我評論討論,因為許多事情本來就沒有對錯,只是看待角度和考量因素的不同而已。

    記住:無論你之後從事哪個領域,不用一開始就大開殺戒,說一堆,然後手腳卻沒在動,即便我現在有在當家教老師(好啦,聽起來沒那麼高大上),但對我來說,教學這個領域我還沒有一整個系統化的知識,我還只是這領域的小孩,所以,莫忘初心,好好把自己定位在「歸零」的位置,永遠保持謙遜面對、學習看到的一切。

  4. 你想得到的都是在舒適圈外

    在你將要執行的步驟、技巧,都在你的「舒適圈」外,舒適圈意味著可能你必須和別人不一樣,因為我相信許多學校的讀書環境沒有很好,包括學校老師教學品質、週遭同學對準備大考的態度都不盡相同,再加上人又是很容易受到環境影響的生物,所以你必須做出改變,這改變會讓你可能更特立獨行一點,但請接受,這都是正常的,你需要的就是不被無謂的影響。

  5. 為了完成目標,你需要暫時犧牲一些事務

    承接第4點,你要知道為了完成目標(考高分數),妳必須放棄很多東西,跟家人、朋友的相處時間、社團成發準備的時間、追Netflix可能要等到幾個月後才能實現、也可能要多花錢去補習班補習等等都是你必須花費的。

    你要知道你的專注力是有限的,你不可能再把其他意志力、專注力放在別的人事物上,你應該全神貫注在自己,否則你將會犧牲你的目標。(當然每天跟爸媽說個晚安是一定要的哈哈)

    但好消息的事,你現在頂多只是「延遲滿足」而已,你只是把你的願望清單(誘惑清單)挪到明年執行,你不是不能做,只是晚點做而已。

    所以,誰「延遲滿足」延遲得越久,誰達成目標的成功率就越高。

  6. 考高分沒有魔法,就是好好坐下來把書讀好

    即便我在大學,也遇到很多學霸,我也會問她們一個問題:「妳們都怎麼讀法條的呀?」,他們也永遠只會有一個回應→「啊就讀啊!」,沒有意外,你會發現,通常沒考高分的人的,其實很少有花很上時間唸書,更明白的説,有花一定時間讀書的人,只有少部分的人高勞低就。

    所以,靜下心,深呼吸,定時按下去,翻開書好好讀吧。

  7. 不要三分鐘熱度

    許多人「嘗試」幾次覺得讀書乏味、無聊、沒成效後就放棄,要知道,你之前的失敗其實和之後的成功沒有任何關係,重點在於你失敗後如何自我改進,思考為什麼失敗,要不然即便你失敗一百萬次,也換不到一個成功。

  8. 不要隨便讀一讀

    好,當你已經能好好坐在書桌前面超過一小時之後,我相信你會興致地翻開書本,但當你在接觸熟悉的科目時候,不要「隨便」,除了要認真讀之外,也要有技巧的讀,例如每個科目一定有常考單元,像英文我就建議無論如何,從閱讀開始,有一定的英翻中能力之後,就可以直接練作文,練越多越好,因為練越多,你寫都就越順、對文法、片語、單字的掌握度就更好,而且就更不用提翻譯怎麼辦,作文好,翻譯有不好的道理嗎?

  9. 生活混亂(睡眠、工作環境、時間安排、目標清晰度)

    第2點有提過,「你」將會是一切的載體,所以你的睡眠習慣、讀書環境、時間安排、讀書計畫、對自己能力掌握度和目標的清晰度都很重要。

    就更不用提到飲食控管,該吃飯吃飯、宵夜可以吃沒關係(學生代謝還可以啊啊),盡量均衡我覺得就很難。(因為大部分的高中生都是外食族,除非你每天的中午都有愛心便當)

  10. 不要負面思考

    我只知道不斷的負面思考,是絕對不會成功,當然,一時的負面情緒可以表現出來,但不要影響到你周圍的人就好,因為負能量很像擴散器,當你對外發布的時候,的確會造成一呼百應,大家都會認同你沒錯,但事實上,沒有實質作用,你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,你的分數還是一樣淒慘,所以保持樂觀、正面的心態(睡覺、運動將會是很好的樂觀能量飲)。

    特別因為這件事,分享一個我在YT看過的影片,由某自稱「導演」的人在影片裡抗議各位老闆、創作者賤價剪輯師的價格,但說真的,他在影片這樣號召大家杜絕剪輯師接案價格越來越低的事實有用嗎?一味地抱怨,不思考、只想要大家都顧慮到他,是不可能的。就像中國我很喜歡的女藝人楊冪說的:「沒有人有義務明白你的辛苦、難處,大家都有一樣的顧慮。」,再回到自己,我覺得既然賤價,就代表市場上的供給、需求已經改變,至於「剪輯」能稱得上「專業」的價值嗎?

    就看後續的發展囉(但我是覺得他將會平白技能,除非你有更強不一樣的地方)

  11. 持續、持續、持續,還沒「質變」就放棄

    許多人堅持一個禮拜就放棄,但他其實從升上高中開始,就沒有花多少的「讀書時間」,我説的是「專心」的讀書時間。任何事都一樣,是你要花上一定的努力才能看出自己的問題、要改進的地方,這時候就是質變的關鍵,我也說不出那種感覺,就是「開竅」,突然隔天睡覺起來,越讀越順的快感。

    相信我,半年是夠的,你不應該放棄;也不要因為聽到半年是夠的,然後高中兩年都不認真啊哈

  12. 大樓是一塊一塊蓋起來,避免閃亮症候群

    每天不斷的前進一小步,你會發現,你每天其實都在做一樣的事情,背單字、寫閱讀、寫作文、看講義、吃飯、睡覺,然後你會發現,你會被許多同學、社群媒體、新聞媒體影響,然後在你正在讀書的時候,去做另外一件事,可能玩一場遊戲、追個劇之類的。

    就好像今天叫你完成這棟大樓,你還蓋不到一半,就一直跑到其他樓蓋,但你也知道你的目標是這棟大樓。

    日子很無聊沒錯,但卻是最有效的行動。

  13. 這可能會很困難,如果很困難才是好事

    這幾個月,可能算是你「學習高峰」吧,也是你記憶力最好、最爆棚的時候,壞消息是,我承認這是一件困難的事,要你在半年內,記完整理完所有的知識,並且「自學」熟練作文考題(我敢說學校老師沒有幾個在教作文、很偷懶、很討厭);但好消息是,正因為困難,才有他的發揮空間,要不然「台大」就是叫假的。這也呼應第十點,為什麼剪輯師片酬越來越低,因為網路上太多學習資源、教學可以運用,大家對Youtube要求的品質也不用像「電影」那麼高,因為對某些創作者來說,出片量是關鍵。

    所以,好好想想自身的問題,不要總是抱怨。

  14. 學會不做其他事,你只有兩件事→完成今天的小事、和不做事

    我想說,太多人把自己的一天塞得太滿,把休息時間拿來追劇、玩遊戲,沒有給大腦一個好好的休息,然後每天無意識、無腦的接收媒體給你的資訊,然後影響著你的生活,說真的,今天的確診人數跟你有差嗎?好好在家唸書,等著老媽幫你登記要不要打疫苗,就對了。

    所以,你要做的其實也不多,完成今天小事和不做事。

  15. 社群媒體會毀了你的大腦→多巴胺戒斷

    如何正確地使用社群媒體,我認為是去使用它,而不是被使用,有意識的製作內容、得到有價值的資訊,但這些對於「正在準備考試」的學生,我看大半都沒有時間在製作吸引人的內文、貼文吸引流量,這也不是你們該做的事。

    但我很推薦大家可以把自己每天做的小事,po在自己另外一個的讀書帳,把帳號設為公開,不用去理會追蹤數或者到底好不好看,就把它當作「日記」一樣,記錄每天做的小事、紀錄你過了半年發生了什麼變化。

    設為「公開」的目的,是為了群眾能支持你,你也會更有動力去完成每天的任務。

    而我也建議,大部分的學生,也慢慢戒掉社群媒體=多巴胺戒斷,因為滑社群媒體就好像吸毒一樣,你的腦內多巴胺會不斷釋放,讓你興奮,但那對你沒有任何的幫助。

    所以給自己一段時間,不要碰任何社群媒體(FB\IG\Tiktok\Youtube)

  16. 善用你的時間→解決問題的第一步,就是承認問題

    1. 追蹤你的時間

      追蹤你每天有多少時間執行任務,並且持續紀錄自己一天是怎麼過的,就會像記帳一樣,因為每個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,你必須好好追蹤意志力的儲存量

    2. 計畫你的時間:

      再來就是好好的把讀書科目排進去,不用多也不用少,勁量不要影響睡眠就好。

    3. 不要多工、不要切換工作(不要看動畫+寫閱讀)

      多工是生產力的一個假象,他只是讓你看起來你很忙,你很有在做事,不用把這麼Fancy的技巧置入你的生活,因為太不切實際。反正就是寫下你的每週任務、目標、時間。

     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,就是承認問題

  17. 保持簡單:安排好你的生活,每天能多出好幾個小時

    呼應我前面幾點,反正一切從簡,不用有太多聚會、不用其他時間在手機上,你將會多出許多零碎時間或者多出更多好幾個小時。

  18. 為自己負100%的責任

    這將會是你第一個成熟的舉動,不用去責怪老師為什麼教那麼爛,爸媽怎麼生給你這樣的腦袋,對自己的分數負起100%的責任,是一個很man的行為,不在於你的成績多少,至少你願意為你的結果承擔所有的酸甜苦辣。

    想當初,學校老師其實沒有教的很好,因為我其實都不知道他在幹嘛,我在準備學測,卻教學測沒有考的東西,然後連作文都不教這樣。那我想問大家,責怪老師有用嗎?先不論有沒有用好了,你責怪所花的時間成本和風險都太高了,所以我就直接到參考書店自己買單字本、買作文、買閱讀題本來讀、去補習班補習。

    不用把自己失敗的錯誤行為都怪在別人身上,進而合理化自己的行為,其實說真的,你可以講很多很多的因為因為。「喔所以呢?」妳最終還是沒有完成你的目標是吧。

  19. 不要追著分數跑,專注在把事情做好,按照SOP,自我測驗成功,分數自然送上來

    其實,模擬考我也不知道在考什麼,作文亂改、數學偏離大考超多,完全不是一個「實境秀」,只是單純分開學生的間距而已,但其實那往往不是重點,所以專注在把事情做好,每天反省並自我改進,我相信,大考分數是自己送上來的。

  20. 創造可以讀書的時空

    這不用我多說,什麼時間該坐下來就給我好好坐下來,如果不知道去哪裡讀,就去找:自習室、K書中心、佛堂、圖書館都可以。

結論:

  • 未來幾個月
    • 不要手機
    • 不要無意識上網
    • 不要無意識的輸入資訊
    • 不要夜生活
    • 不要電視
    • 不要不重要的新聞、八卦
    • 每天學習+自我測驗4-6小時
    • 飲食、運動、睡眠→把自己準備好 →吃飽、睡飽、曬太陽

Related Post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