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認為的理財是什麼?理財為了什麼?財務自由&財富自由

先說說為什麼應該學習理財?

講一個最現實的原因:人的壽命越來越長,理應會有更長的時間需要管理錢。

而壽命越長,不代表你會有更長的時間可以工作賺錢,用你的時間兌換金錢,也就意味著,你會有更長的時間沒有「主動收入」。

因此,你必須儘早學習理財,讓money能為你工作、支撐往後的日子。

與其說是管理財務,不如是對自己「未來」做「有效的準備」。

Stranger→Friend→Close Friend

就是「有效管理你的財務」

理財對我來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,沒有和他做朋友,基本上你很難在這遊戲中生存,老了之後,這個現象會越明顯。

但弔詭的事,學校教育從來沒有教過我們有關任何錢的知識,明明這是人生中重要的東西。(可能老師們自己也不太懂吧,但沒關係,自己趕快懂就好)

你想像一下,如果把人生當做一場遊戲(我常常這麼想),你當然是選你最喜歡的角色,訓練最帥的必殺技,但如果你沒有錢,你怎麼買你最想要的裝備、威力最強的武器。

所以與其想管理財務,不如想想如何和錢變成「好朋友」而不是壞朋友,好朋友能帶你繞過許多彎路,壞朋友能給你許多麻煩和問題。

當你對他越好(有效管理),那麼他就對你越好。

所以我們不要把「理財」想的太難,就當作交一個朋友吧。

理財主要學習的是:對自我的把空、對風險的把空

  • 對自我的把控
    從你起床、擠牙膏、到一天所做的每件事、想法、決策,都可以看出一個人如何把控自己。中午該吃80元的便當就好,還是200元的商業午餐;放假該追劇好了,還是花時間好好認清自己。 對自我的把控,簡單來說就是了解自己的能力範圍、理解自己的不足,並且花時間放在長期利益上面。
  • 對風險的把控
    生活處處都是風險,也就是機會成本的把控,每個人對「風險」承受度不同,知道自己的能耐,並且做出相應的決策,控制自己的情緒,如果把控得宜,這將會是你資產翻數倍的關鍵。 如果說對自我的把控可以增加的不只是個人資產、主動收入的話,對風險的把控就等於把你所付出的努力放大,是加快完成財務目標必須要做的事。

我認為的理財是什麼?

理財就是為了想要有更好的生活,有限的資源換來無限的精彩

→《21克拉》裡女主角的名言

大致實質步驟如下

對自我的把控:知道自己的需要→賺錢(主業+副業+創業)→節省支出、降低物慾→增加主動收入+儲蓄率提高

對風險的把控:把錢拿去投資

知道自己的需要

每個人有各自想做的事,有人覺得該買車,有的人覺得搭公車就好;有的人想要住熱鬧的地方,有人卻喜歡僻靜的深山裡;有的人覺得膝下就應該有個孩子,有的人卻覺得養隻大狗大貓就可以了,老了自己可以照顧好自己。 設想「一個人」、「一對夫妻」、「一個家庭」,需要多少,並且給出合理的花費,再去算你需要多少資產。

先養活自己,我認為至少主業是高時薪、達到平均薪資

這是廢話,同時許多人都停留在這個階段,要麻吃不飽、也餓不死那種,每個月一領薪水,扣掉房租、房貸、電話費、水費…阿哩拉雜的基本上就是每天伙食費要節儉一點。

所以請大家認真工作、學習,讓自己的薪資至少能達到平均薪資;如果做責任制的工作,就看可不可以更有效率完成,並且讓作品、企劃為人所用;如果做業務性質的,就看可不可以讓自己的名單變得更多,並且讓每個月銷售狀況更穩定;如果你是個老闆,既是責任制、也是業務性質,基本上沒有所謂的休息時間,每天起床睜開眼睛就是工作,想想看,該把資源放在更有效果的地方上,是不是該請員工負擔工作量,把一些不用動腦瑣碎的事外包;是不是該增添設備,提高自己的作品、產品的精緻度等等。

副業三層

  1. 普通打工→也可以創業
    只要在工作之餘,不是只顧著享受生活,每天哼唱著政府維護生活品質,專心為自己的人生規劃,都是好事。至少你不是在原地踏步,無病呻吟。 許多普通的打工你都能勝任,幫別人打字、家庭打掃、陪讀、飯店服務生、外送員……,如果想要在副業先存一點錢的話,可以先從普通的打工開始,並且讓這些錢多到可以Cover你的支出,這樣你就可以把大部分主業的收入拿去購入資產。
  2. 高時薪工作、技能
    高時薪的工作有很多,家教、文案撰寫、美編、架設網站等等,大家可以發揮自己所長,並且先投入時間和金錢培養這些技能、累積作品和經驗、主動積極尋找機會,自然而然就有案子在你手裡。 我自己也是從家教開始,現在也是,一開始也需要自己把一點的經驗、教學想法、理念等等,包裝好呈現在小孩、家長面前,並且積極去解決問題,不管是自己、學生、家長的問題,同時也知道自己在市場中的市值多少,也知道如何該突破自己的薪水天花板。 從一個case、兩個case、三個case…..,到第三年才開始有人主動幫我介紹給自己的朋友,我也不需要自己主動出擊尋找名單。
  3. 小公司:自媒體、網拍、代購→結合全部的技能
    這是我最推薦的副業,因為它所帶來的收入是指數化成長,並且可以達到規模化的行業,但缺點是一開始並沒有任何收入,營收、支出打平比比皆是。 把自己當作一個公司,開始一點一滴的把它築建起來,因為需要許多技能搭建再一起。以自媒體來說,你要選定主題,不斷對自己的客戶、粉絲提出適合他們的內容,需要「內容護城河」、「對平台的認識」、「自我投資不斷精進」等等,假如你又以Youtube當作平台媒介,肯定的是,你還必須去學習剪接技巧、文案腳本、拍攝等等。 是比上述兩種花更多心力去完成這件事(一人當作10 人用的概念) 再以經營網拍來說,從選品、製圖、文案、成本定價是算、上架、廣告銷售、不斷優化、金流、物流、出貨、客服等等,每個工作看似都不難,但難的事把以上工作處接起來,就難了許多,走錯一步,就是賠錢。

副業目標

  • 能Cover你的支出
    第一階段的目標就是把副業做到能支撐你的生活費,這樣你就可以把主要收入存下來,提高儲蓄率。
  • 取代主業
    通常,大家副業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領域以及工作,只是為了取代主業,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去學習需要的技能。 而當你今天已經把你喜歡做的事的收入大於你本身主業收入的話,我就認為你大可可以辭掉原本的工作。 但是,我只能說因人而異,有人比較喜歡主業穩定收入的感覺,看自己的需求。 反正最終目標就是錢要越賺越多。

節省支出、緊急預備金

如果開始你的副業,每個月多個5000-20000是正常的,請不要拿出去做另外無謂的消費,例如:本來晚上你應該吃便當的,你卻開始都往「大餐」方向買,這樣雖然你可以讓自己更快樂,但同時你也是再把辛辛苦苦賺的錢浪費掉。

並且存下自己半年的生活費(因人而異),以防萬一,自己失去工作後還有6個月的緩衝時間,就以這次疫情來說,許多人失去了工作,但同時因為對自己的生活沒有規劃,才導致許多人因此破產。

儲蓄率提高

以上都有做到的話,儲蓄率應該是大幅提高沒錯,甚至可以存下總收入的一半以上,全看自己願意付出多少。

把所有閒錢拿去投資

儲蓄率提高,自然閒錢就有許多,請把他投入資產,學習相關投資知識、資產配置、風險管理、研究數據、報告並且做出正確的決策。

相反的,如果都不想學,基本的資產配置、風險管理是一定需要的,其他就把錢都投入ETF裡面,等待他的成長。

什麼是財務自由?&什麼是財富自由?

財務自由是現在人所追求的,而我是想要追求「財富」,就類似馬斯洛金字塔的最上層,這才是人生存的目的,其他都只是bonus的概念。

財務自由:指身上的被動現金流可以Cover你的所有日常支出

財富自由:身心靈成長到一個自我境界。在於「成長」

常見問題:

  • 理財無足輕重?
    • 大學生雖然零用錢沒有像正職收入來的許多,但也不應該做個「月光族」。對財務作出合理的規劃以及運用,跟錢的多寡一點關係也沒有,所以別再說,大學生本來就沒什麼錢了,怎麼存錢。快用完的牙膏,用力擠還是有的。
  • 談錢很俗性?
    • 從古時候開始,錢就是非常現實的問題,但常常落於脫俗。有一次,我和高中老師詢問他一個月的薪資的時候,本來在寫抄寫板書的他,突然轉過身說我怎麼這麼勢力。但我認為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,你沒有錢哪來生活?
    • 對我來說,認為談錢很俗性的,我反而認為他們在逃避現實、逃避問題。 但我後來發現一個問題,直接問別人薪水是一件非常不禮貌的事….
  • 會理財不如會賺錢?
    • 賺錢+省錢+投資=70%+10%+20%
    • 最重要的心力是放在主動收入的提高,因為主動收入還有許多進步空間,省錢再怎麼省,一個月個人生活費能省到剩下10000就很了不起了。除此之外,投資我認為花一點時間,拿到「正常報酬」是可以的,但如果你想拿到整個市場的「超額利潤」,我認為時間和報酬不會成正比。(除非,你想以投資為業)
  • 有錢才理財嗎?
    • 理財也是在學對自我的把空,這跟錢的多寡一點關係也沒有,對自我的把空主要是自制力的問題。
  • 理財=賺錢?
    • 理財不代表賺錢,請往上看第三點
  • 有正式收入,在學會理財?(超前一步,越多機會)
    • 愈早開始愈好,年輕人唯一優勢就是「新鮮的肝」,而中年之後的大人,優勢更多,資金、技術、經驗、吃的飯、看的東西比我們還多很多,但他們劣勢就是「前進的倦怠」,所以我們要保持積極、侵略性的學習,讓時間複利下去
    • 比同齡人超前一部,你就越多機會,並且能夠把握機會
  • 從記帳開始、學習理財
    • 理財主要在學習的是:對自我的把空、對風險的把空。所以理財無關乎你有多少錢,應該關乎的是自己的行為,以及你所做行為的風險。
    • 可以先將大支出項目記下來,例如:房租、補習費、每月伙食費寫下來,然後再關注自己對剩下的錢做出怎樣的行為,並做出更正。
    • 第一個月我就發現我的問題是每天都有一小筆飲料的支出,看似不大,但經過30天的累積,對大學生的我也是不小的負擔。所以,我會規定我只能在每個禮拜六上完家教的時候或者段考後,犒賞自己一杯迷客夏的珍珠紅茶拿鐵。
    • 但只要過了省錢→摳爆的範圍,我就覺得差不多了,該花的還是要花,趕快把記帳的時間拿去賺錢吧
  • 設定目標
    • 每個人喜歡的職業不同、性別不同、居住環境不同,許許多多的不同,照就每個人支出、花費、心中的夢想….等等都不同。 所以好好認清自己需要多少,並且馬上開始努力,畢竟屬於長期目標,隨邊先插一根杆子在那邊就好,之後做了之後,如果發現不夠,那就拉高自己的目標;如果發現目標太遠大,些微調降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    • 而我的習慣是一開始就給自己的設定很大的目標,並且死嗑到底哈哈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