處理好自己的負面情緒|你所不知道你的怨言可能會造成群體毀滅

how to process your emotions

我的答案:

給自己自我暗示的力量,力求避免「我一定做不到」的負面暗示。

前言:

爆料公社上,你可以看到許多人在罵三寶、在罵政治人物低端、校正回歸有的沒的,另外,在社群媒體上,尤其是Youtube,只要是有點政治不正確的影片,你也可以看到底下留言,負面評論永遠大於理性看待。

你甚至會看到有人每天在「發揚光大」他們的負面情緒,一下子被老闆主管罵,一下子覺得教授出題、出作業很不服他的心意。

在你的身邊,是不是也會有朋友中午吃飯和你說說某某人的壞話,無論事實是否屬實,這些負面的想法潛移默化的會影響你我的生活和看待任何事的看法。

當今這個社會在抱怨實質薪水沒有感覺,在物價、房價水漲船高,大家不停在訴說自己的怨言的同時,這個問題還是沒有被解決。(因為無限QE,你就算抱怨也沒用)

沒錯,我再說一次:

負面情緒能帶來解決問題嗎?沒有辦法。

今天你抱怨房價、躺平、露宿街頭。你能阻止房價飆升嗎?

沒有辦法

今天身為在校學生的你,抱怨老師亂教、不負責任,你能開除他嗎?

不行,反而他們還能安安穩穩的退休。

等等等……所以,基本上,99%的怨言、負面情緒、負面磁場,不能給你任何實質辦法,反而合理化自己的行為。

不僅沒改變你自身的處境,你的情緒就會被慢慢的「侵蝕」,在你身上,只留下壞處,一點好處都沒有,最後的最後只會越來越糟。

爲什麼要打這篇?

除了發現我身旁的朋友們,對學校老師的不滿、分組作業的不爽、對社會的迷惘、茫然,而後覺得厭惡;在市場上,會有人抱怨虧錢,廣告觸及率越來越低;在社群平台上,有人因為負面磁場,進而討厭自己。

我在Dcard一直看到抱怨?

我認為負面情緒對內,應該慢慢消化自己的情緒波動,不斷和自己對話,對外,應該向外找到解決辦法,內外合一,進而提升自己的正面思考、自信力。

我常看到許多人「很容易」將自己的負面情緒表達出來,我通常會遠離這種EQ不好的人,因為和他聊天都是他的垃圾話。

但你說,交朋友幹嘛,不是就要互談心事嗎?當然可以,如何心平氣和地表達、就事論事,頻率不應該太高,要不然和你交朋友的人通常看到你只會心情變差。

「真性情」沒錯,喜歡要大聲說,透過溝通可以馬上讓對方知道你的意思。但今天無論是負面的批評、想法,我認為都應該更心平氣和地說,而且能轉正面就正面,而不是單單貼一個抱怨文。

我常常在Dcard的感情版看到許多人在抱怨自己的男女朋友,有些也會給出回應「該分手」「別讓自己為難」等言論,但自始自終,其他人就是局外人。

有些本來可能一個小吵架,可能就被這些「局外人」給負面情緒摧毀殆盡,每個人都有過去不想回頭的相處,但應該是從中找出可學習、可敬仰的東西,而不是把過去的種種不堪、對方的壞話都在留言板上面發洩,不僅發洩對你沒有好處,更會摧毀別人的感情。

所以現在看到在社群上討拍、取暖,我都會一律退追蹤(除非是我親近的親人、朋友),我認爲一個懂的自省的人很少會做出以上討拍行為,通常做應該是滿嚴重的事。

我在自媒體的道路上看到更多憂鬱的人

從國外Youtuber、到台灣前幾大有名的創作者,我認為在這暢通無阻的網路世界,所有聲音都聽得到,我們更應該關注好的聲音,並且從中進步。雖然我不是什麼KOL,我其實也不太知道負面情緒到底跟憂鬱、憂鬱症有沒有直接關係,但別讓別人的聲音,輕易就破壞自己的心情。雖然站在別人的立場很重要,但我認為「做自己」同等重要。

(我的意思不是要什麼雞湯廣告詞,打著「做自己」的名號擺爛)

在自媒體上,包括我以後自己發影片的初衷:

無理和無禮的人如果不在意的話,影片觀看的數字跳動,就好像股票的短期波動一樣,我都會告訴自已,如果除非有不好的資訊、消息、經濟反轉,對於短期的波動一概不關心;製作影片同上,我們只能不斷精進自己的影片、創造更好的作品、讓內容更有趣、完善、知識性,只要回到當初的初衷、原點,並自己賦予「意義」,也告訴自己,努力不一定會帶來成功,但一定會有意想不到之處需要我們去發掘。

我是怎麼面對負面情緒?

天底下不管是任何事情,一向都是「中立」局面,有好就會有壞,股票今天大空頭,那必定有人已經賺飽早就跑掉,準備接便宜貨;也有人依舊住在總統套房,還問到底要不要攤平。一場疫情,就我觀察電商行業,運動用品類的真的每況愈下,但反觀食品、冷凍行業,業績真的嚇嚇叫,發票都開不完;就我觀察教學類也是,有的補習班剛好招生時間(6-8月)招不到學生加上大樓的房租壓力,但反觀家教自由接案,每天平台案件量根本多了4-5倍。

所以我認為每件事情不管事態發展怎樣,重點是自己「站的角度、立場」,再以疫情來說,現在我還是大學生,有的人在家抱怨上課效率很低、作業報告變多、期末根本為難學生;但對我來說,前面那些事件我認為都是屬實,但你應該看作讓你進步的能力,除此之外,我發現我更有時間待在家裡陪我的父母、兄弟姐妹,在外兩年「關峽」,很少回家,所以也很少會和爸爸媽媽聊天,聊現在、聊未來、聊想法、聊股票哈啊。

同上,你會正面其實也是一種滿足,你會感到進步、高興、滿足;相反的,負面就是不滿、缺陷、不足,所以,你認為正面思考的有結果,還是負面思考的有結果呢,方向不同,所以通常是前者會有較好的終點。

所以,從以上敘述,我認為我是一個極度「正面」的人,事情發生歸發生,我們該怎麼「賦予意義」就是我們家的事?所以通常我會:

  1. 正面、合理的思考
  2. 沒有想法
  3. 想到最壞結果,並且制定策略

這是我在股票市場學到的,交易也好、投資也罷,一個標的的漲幅,對於熟悉的行業、市場,正面、合理批評;不了解就不甘你的是,就不用理他;並且想到最壞的結果、制定策略,可能停損也好、攤平也可,主要是看你所得到的依據、評斷、以及對自己的了解。

所以,通常看到一杯水你會怎麼問呢?是「再多少就可以滿了,並且去找出辦法」;還是「啊怎麼沒裝滿的屁話呢」

我是怎麼看待別人的負面情緒?

「做好自己」可能已經完成5成的功力,但人是群體動物,只要你眼睛張開、耳朵打開,你就在被影響,所以另外5成,該如果面對。

用一點逆向思考,如果不想知道別人的負面情緒,最快且最好的方法就是遠離他,越遠越好。把他退訂、退追蹤、退交流。

尤其在社群媒體上,當一個人在自己的貼文訴說他的不滿以及抱怨,只會讓更多人追逐,以此強化這個負能量,盡而形成更大更強的負面磁場。(所以OO公社的人很多),因此,我一律將這樣的人排除在我的好友名單,這樣也能「保護」好我自己。

要知道,你所貼的內容,通常代表「你」這個人,所以貼的負面內容其實也在潛移默化在印象在別人身上。

所以回到Dcard,發文發出負面感情,底下留言越多層樓的附和,這種負面想法在腦中就卡的越久,難以消逝。我知道,我也經歷過因為感情而討拍,我會到處問我哪裡做錯嗎?我是豬嗎?我是垃圾這種話,甚至剛好也是疫情,關在家裡每天在遊戲裡消磨時間,但每天只要一起床,我發現,這事不太對,每天情緒越來越糟、每況愈下。

後來,還是因為段考,故意讓自己先抽離那個狀態,才慢慢好轉,從中知道改變。

如何防止被考試壓倒?

從中,也收到許多考生的抱怨、不滿,對自己執行上的負面想法,但在這考試道路上,為了短時間提升成績,我們更應該避免焦躁不安,因為一旦出現這種急躁,即便有好的生活習慣、讀書考試技巧,效果反而會大大減半。

情緒不好=精神不好=行動、記憶、專注都會大幅下降

  1. 馬上寫下你擔憂的事,破除焦慮,讓你的行動步驟、大腦,繼續運轉,因為你沒有時間哭泣。
  2. 競爭人數越多,通常自己的士氣就會越弱,但競爭只是一種錯覺,光這樣想,腦袋就會遲鈍,因為太多不可控的事,所以把自己當作唯一競爭對手,這週要比上週更進步。
  3. 別去思考別人的事情,因為對你來說真的不重要,先拚命追再說
  4. 讓自己適度緊張=進入戰鬥模式=腦袋靈活=提升成績
  5. 給自己自我暗示的力量,「我一定要做到」的正面暗示

負面思考,另外一層面就是要問自己如何提升自信:

  1. 停止自我安慰、自我摧毀→趕快瘋狂學習+鍛鍊自己的身、心、靈+行動
  2. 坦然面對現實狀況,並且丟棄骯髒雞湯
  3. 讓自己習慣接收殘酷的資訊,並且賦予新的意義

結論:

遊戲人生

我認為,在這世上,痛苦即本質,端看自己怎麼看待,而我覺得人生即是遊戲,新手當然一開局就會遇到許多已經打滾很久的人,你更應該做的事是了解遊戲規則,並且瘋狂練等,所以凡事都把想成「玩」遊戲,好好地大幹一場吧。

正面思考不等於雞湯激勵、不做事

我不是什麼激勵大會,但最重要的還是在於「輸出」、「執行」,只有這2者才是改變事情的關鍵。

所以,正在抱怨的人,到底乾我屁事,又不是我的行為造成你的問題,拜託自動遠離我。

有關憂鬱、憂鬱症的影片:

憂鬱症患者的獨白 | 蕭 奕辰 | TEDxChungChengU

在憂鬱症中掙扎了一年,我學到的事:阿滴英文》

心會生病並不奇怪,你誤解了憂鬱症:理科太太》

憂鬱症跟YouTuber招手?feat. 阿滴,精神科醫師:台客劇場》

Related Post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