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有效的讀書計畫、安排,我的科學化行動步驟

takeactions

前言:

讀書從來不只是看看而已,是不是常常翻過卻心不在焉,你要的是行動步驟,要不是把還不熟的地方背熟、要不然就是趕快複習。

為什麼要寫讀書計畫?

為了知道自己所需要的時間、體力、資源、精神,因為時間、意志力是限量品,先大致的規劃,可以有效降低我們不去執行和目標無關的事情,保持著我們的能量,放棄不可控的事情、專注在可控的事情,並且持續在目標道路上。

執行步驟:

  • 準備一張廢紙
  • 每週安排一天空白日(通常禮拜日)
  • 安排每天7.5小時睡眠、3小時吃飯、1小時運動、30分鐘午睡,所以你只剩一天13小時安排讀書
  • 先抓取4-6小時,是「自己唸書」的時間,不要「報復性讀書」,一天自以為安排12小時,其他補習班、晚自習、暑輔自己調整
  • 剩下時段包含早晨儀式 如何找出自己適合的早晨儀式?|12個早晨儀式讓你的每一天都能高效能輸出 、打屁、聊天
  • 分配各個讀書時間、6月買齊參考書,2個禮拜一冊、7月、8月看完一遍
    • 國文用古文、作文去分
    • 英文我是用每天背100個單字+2篇閱讀+翻譯+一個禮拜一篇作文
    • 數學每個禮拜挑一天的下午,一次讀3個小時
    • 社會用頁數去分
    • 到時候執行沒看完的部分,全部移到禮拜日,如果隔天可以補回來就補回來
    • 基本上一天只要安排4-6小時,三分之二的時間可以放在上午
    • 不要按照模擬考的準備方式,暑假只先用力讀完2冊,你模擬考可能會考很好沒錯,但這樣很浪費時間,一是不符合時間安排,暑假時間最多,但你卻把3、4冊留到開學;二是不符合記憶學,你7、8月就看完12冊,你後面也沒時間複習,你確定你要學測的時候還會記得??
    • 模擬考重點不在於分數,把它拿來當作練習,模擬考試就好,而且題目不是重點,因為模擬考=模擬不會考
  • 排完後你大概會有兩個月的計畫,每天按照計畫做,但計畫不可能完美,每天做微調,按照自己習慣讀書就好

以準備學測來說:

第一階段:快速瀏覽、找尋資料、提問 (前三天)

  • 把所有應考科目的目錄、標題、內容、圖形看過,只要知道自己在學什麼,以及把不用的東西略過就好
  • 以英文來說,基本上一天就可以完成第一階段,因為基本上英文考試=單字+閱讀速度+寫作速度,
  • 以社會來說,三天就可以完成第一階段,一天地理、一天歷史、一天公民,快速翻過前兩年的內容
  • 第一階段,通常內容最多,但花的時間最少

第二階段:細讀整理、諧音法都標上去 (七八月就完成)

  • 開始細讀整理,觀念的念懂、能記得現在就邊讀邊記(記憶=觀念+背記)
  • 把不會的劃線、做筆記 如何做筆記→筆記完全攻略|美美筆記不是重點
  • 口訣、諧音(我通常都用這個)、分類、表格、比較、心智圖,能整理的就整理,不行就算了,直接背 原理:如果有連結的知識比較好記憶,那我們就去創造連結、邏輯
    • 表格:參考書都會有,如果發現題目有更好的表格或常看錯的圖、表格,可以另外畫在講義上
    • 心智圖:適合聯想串接知識
    • 比較:參考書上應該都會有。
    • 故事法:這個我比較不擅長
  • 把題目解析、常見錯誤,補充道講義內容裡面
  • 第二階段雖然花的時間最多,但是細讀整理得越完整,對下個階段越有幫助,不要只是死記硬背,因為沒幫助。
  • 通常暑假能盡快完成第二階段就完成,最多到九月
  • 計畫表可以用頁數+時間去安排
  • 文理相間讀,背記較多的可以留在剛起床和睡前
  • 利用零碎時間回想、不要拿書複習,試著用回想,看到關鍵字就想到內容
  • 複習時可以用測驗的方式,光閱讀教科書或看筆記,是記不住
  • 讀書要一個字一個字念
  • 第二階段因為花最多時間,但勁量不要讓自己熬夜,熬夜沒有任何幫助 熬夜帶來了20個不可逆的傷害|你再這樣繼續熬夜,真的會死掉
  • 回到家前把今天讀的重點寫在白紙上,寫越多越好

第三階段:背記複習+考古題 (九-十二月)

  • 這時候差不多是九月的時候,進度慢一點的,差不多十月,把已經背完、駕輕就熟的地方背記擦掉
  • 按照複習週期:下課→晚上→隔天早上→週末→一個禮拜後
  • 常錯、一直錯的地方用紅筆畫起來
  • 這時候,重點在於次數,所以是長時間多次,而不是短時間讀很久(十分鐘背6次單字&一次背60分鐘)
  • 一樣持續每天用零碎時間回想
  • 從這時候開始,就把考古題那出來練,作文、翻譯、閱讀也都要固定每天練習,題目不用很多,是慢慢積累上去的。
  • 考古題、題目卷建議一次完成一份,不要分開做,也順便計時,先練到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所有題目。
  • 作文可以另外計時,國文一篇差不多盡量30分鐘以內,要練到一看到題目就會寫那種。(之後會分享準備方法、英文作文抓20分鐘、英文翻譯可以抓5分鐘)

以我現在準備不動產經紀人來說:(我目前應考中)

目前狀況:大三+雙主修課很多、11月底考試

為什麼要考?

可能以後用得到,趁現在有時間,在學校有老師可以問,趕快考好放著。對我未來想從事職業能增加專業形象

總共考五科:國文、土地法、民法概要、不動經紀法規、估價概要

大致規劃:

  • 7月底前,把民法概要、經濟法規、土地法完成到第二階段
  • 8月底前,看完估價概要的課程影片+完成第二階段、民法、土地法、經濟法規完成到第三階段
  • 9月底前,連同國文全部完成90%,因為雙主修課程不想要讀到第五年,所以開學後課很多很多,78月就完成大部分的東西
  • 10-11考試前,每天按照頁數複習,維持記憶以及靈敏度+準備段考,因為剛好期中和經紀人的考試很接近,所以兩個需要同時進行,期中不能像以往一樣拖到最後才讀。

準備工具

  1. 便條紙
    1. 寫下讓你分心、焦慮、不開心的事
    2. 寫下你的慾望、願望清單,空白日的時候犒賞自己
  2. 計時器(雞排店在用的那種)(附上連節),心中默數5-4-3-2-1開始,就按下去
  3. 口香糖:但我後來放棄這個,因為下巴越來越大的感覺
  4. 拿一張紙寫上你的目標和標語,每天早晚看

常見問題:

  1. 4-6小時會不會太少?

    聽起來很少,相比那些網路上影片一次讀12小時的人來說,但這裡所說的4-6小時是只專注的4-6小時,沒有包含讀書時間,所以一旦只要你發現你注意力渙散、想上廁所,就應該立即停下碼表

    相信我,起步不用到很難,你能先完成這樣在跟我説

  2. 假日要幹嘛?

    其實隨便,補前面的內容,寫作、找尋志向、專業都可以,也可以把之前卸載的遊戲下載回來玩也可以,但記得玩完刪掉便是。

    但不要睡到自然醒,一樣固定作息,每天睡眠、運動、吃飽飽

  3. 專業怎麼找?

    去有禮貌的問、有禮貌的了解,多看那領域的書

  4. 我已經落後兩個禮拜怎麼辦?

    讀書計畫其實說真的不那麼重要,你其實心中一定要有個底,不一定要有好的開始,人都會放錯,重點是錯誤後的思考、執行,所以,繼續做就對了,時間緊迫,想想看半年後就要上戰場了,慢慢修正自己,很多事是光想、光抱怨是學不會的,而更多的事是做了才知道不一樣。

    每天多讀一點慢慢補回來、在空白日補回來,像我通常都拿空白日來練習數學考古、英文作文、國文作文,每天一樣明確、具體、作息正常。

  5. 進度大落後怎麼辦?

    1. 人的問題→能量、情緒、意志力、作息→質量不夠
    2. 計畫問題→量太多、負荷不了,給自己截止日,這樣會在一定期限完成更多
  6. 為什麼讀書不該準備模擬考?

    1. 題目無效:題目不像學測,亂出、亂改,老師也不會理會,把它當作模擬練習考試就好,但如果有基本題,那一定要好好警惕
    2. 不符合記憶學:你暑假只看兩冊,沒有用,而且浪費時間,開學後沒時間準備3、4冊,你學測前也一定記不起來1、2冊
    3. 模擬考就好像股票的短期波動一樣,當個長期投資者,你的目標一開始就是學測,除非是大的錯誤,例如:讀書計畫安排不週等等,要不然就不用去理會
  7. 沒有完成怎麼辦?

    1. 不要熬夜念
    2. 重點是,即便你熬夜念,這個問題依然存在,你應該是要問自己為什麼一直完成不了,可能是安排太多、時間不夠、作息不正常,這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
  8. 要讀高三進度嗎?

    1. 及格就好,如果某些科系要看高三成績、或是你一開始的目標就是指考,在準備就好
    2. 不要相信老師說什麼,讀高三內容有助於學測,聽他在狗屁

 

常見錯誤的讀書計畫:

  • 整理,不是手部運動,不用造抄,重點是要 全盤理解+熟悉背記



  • 不符合記憶學→愛斯賓豪曲線:衰退、覆蓋、遺忘→次數>時間
  • 沒考慮限量品→讓作息正常、運動、休息時間、假日、情緒→讓一切自動化
  • 當日科目亂排→文理相間
  • 沒有監控機制→讀書要限定時間+頁數
  • 買錯講義→買總複習講義、別用題目檢視觀念、不要買搶救國文大作戰、要多練閱讀
  • 要確定要考的科目,不要看了才知道,我要的科系不用考

常見低效讀書模式:

  1. 報復性讀書:維持作息,報復型讀書不等於解決問題
  2. 沒有行動步驟:要不是就是背記,要不是就是練習、測驗
  3. 留下錯記號:亂劃重點,重點=你不會的地方
  4. 喜歡抄筆記:沒有在思考的人=廢物
  5. 喜歡換地點:換地點的確會造成新鮮感沒錯,但盡量熟悉一個地方就好,而且很少地方可以那麼安靜

Related Post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